孟尝君的祖国是(淄博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1. 孟尝君的祖国是,淄博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姜齐太公吕尚(公元前1211年——前1072年),太公姓姜,名牙,归齐后又称“太公望”,简称太公。由于“吕”是姜姓的一个分支,太公居吕,故又称吕尚。《史记》称“太望吕尚者,东海上人,”由于姜太公生于商殷末期,卒于西周初期,是兴周灭殷有深远影响的传奇人物(是时属于半信史时期,先秦史籍,对其有多种记载),因太公灭殷有功,被封于齐地,且又死于齐地,实为齐人之开国先王,我们收录其中。《诗经》“太公至国修正,因齐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春秋五霸齐桓公(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是齐襄公的弟弟,周庄公十一年以其兄襄公政令无常,国内将乱。鲍叔奉小白出奔莒。管吾夷、召忽奉公子纠(襄公弟)出奔鲁。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为君。齐人杀公孙无知,迎公子纠。鲁庄公不及时遣送公子纠,齐大夫归,迎小白于莒。鲁庄公伐齐纳公子纠,小白自莒先入,立为桓公,任管仲为相,尊周室攘夷狄,多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管仲死后,用竖刁、易牙、开方等人,怠于政事,死后67天无人照管,尸体腐烂,桓公的五个儿子争位,霸业遂衰。

名相晏婴(?——公元前500年)春秋时齐国大夫,字平仲,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出使晋国,与晋大夫叔向议论齐政,预言齐国政权将为田氏所代替。著有《晏子春秋》。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承其父靖郭君田婴的爵为薛公,以养士著名,有战国四君子之称,《史记 •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幸临文者三千余人”。齐缗王时奉命使秦,被扣留,孟靠其门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逃出秦国,归为齐相,谥为孟尝君。

军事天才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兵家,古代伟大的军事家,本是陈国公子田完的后代,因功景公赐姓孙,后孙武奔吴,经伍子胥推荐被吴王阖闾拜为大将军,由此可知其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40年——前470年之间,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分上中下三卷,讲述了一百零五个问题。为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兵书,“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是毛泽东同志对其高度评价。

司马穰苴,春秋时齐国大夫,田氏,名穰苴,官司马,深通兵法。奉齐景公命击退晋燕军队,收复失地。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并把他的兵法附在里面,称为《司马穰苴兵法》,《史记》有《司马穰苴列传》。

焦裕禄,1922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现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一个贫苦家庭

蒲松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所著《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光辉的短篇小说集。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山东淄川人

其实还有很多,山东出了很多名人呢,觉得有帮助的话支持一下吧

孟尝君的祖国是(淄博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2. 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吧?

春申君黄歇,楚国人,战国四君子之一。年轻时曾周游列国,拜师学艺,博览群书,有辩才能说服人,也算是个出色的辩手,在我看来和齐国的苏代不相上下。

黄歇和田文、赵胜、魏无忌的相似之处在于养士,他们的门客众多,其中不乏能人志士。区别在于田文是黑社会老大,靠无原则无底线发家,大家对他是怕;赵胜目光短浅靠,靠财富拉拢发家,大家对他是媚;魏无忌忧国忧民,靠能人贤者发家,大家对他是敬;黄歇毁誉参半,靠辩才能力发家,大家对他是叹。

个人能力突出的黄歇

其它三人主要靠身边的能人,如孟尝君身边的冯谖,平原君身边的毛遂,信陵君身边的侯嬴、朱亥、毛公、薛公等,其中以信陵君身边的人能力最强,水平最高,而且是群体存在,不是个体能力,因此在战国四君子中信陵君的威信和成就最高。

但是如果选第二的话,则非春申君莫属,春申君的能力体现在自己的口才和勇气上,可以说他是四君子中唯一靠自己的能力做到楚国相位的人,其他人都是出身好,背景深,而春申君也是典型的屌丝逆袭,励志典范。

退秦亲楚,口吐莲花

黄歇被楚王派遣出使秦国,此时秦国刚打败魏国和韩国的联军,俘虏了联军的统帅芒卯,魏韩两国向秦国臣服,秦昭襄王已经命令白起带领秦军和魏韩的军队一起讨伐楚国,如果这件事发生的话,以白起之能,楚国就真的要提前灭国了。

黄歇知道这件事后,立即面见秦昭襄王,陈述厉害劝说秦国不要攻伐楚国,在这里黄歇的口才辨术达到了顶峰。他引经据典,针砭时弊,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得到了秦王的赞许,放弃了伐楚的主意,而变为和楚国结盟。

第一个策略赞美

黄歇先是表明天下只有秦国和楚国是大国,二虎相争必定互有损伤,这个时候受益的既不是秦国也不是楚国,而是其它的五国,请大王三思。

黄歇把秦昭襄王大大的赞美了一番,连他的父亲和爷爷也算上,说他们有战略眼光,雄才伟略彻底破坏了六国的合纵图谋,导致了现在天下秦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对于秦国对于秦君黄歇用尽了赞美之词,说他们的成就超过了周和春秋五霸,开创了亘古未有的业绩。拍的很舒服,首先得到秦君的认同。

第二个策略是从大局上分析利弊

这里充分体现了黄歇的渊博学识,他说《诗经》上说:“没有人不想有好的开头,却很少人能有好的终结”。《易经》上说:“小狐渡水将渡过时,却湿了尾巴”。这些话说的是开始容易,结尾难。对于秦国而言,如果现在伐楚后患无穷,我是在替您考虑呀!说点现实的例子,吴王夫差听信了越国的蛊惑,去讨伐齐国,在战胜了齐国之后却被越国趁火打劫而身败名裂;智伯只看到攻伐赵襄子的好处,却没有想到韩氏和魏氏和他并不是一条心,结果智伯在榆次遭到杀身之祸。现在您只记得要毁灭楚国,却忘了毁灭了楚国,韩国和魏国就会变得强大起来,我替大王着想,认为这么做不是智慧的做法。

第三个策略是从形势上分析

有道是大军不远离自己的国土去征伐,从这种观点上看,楚国是秦国的帮手,您的邻国才是敌人,三晋才是您的心腹之患。魏国和韩国才是您的敌人,他们就像越国一样狡诈,用欺骗吴王夫差的办法来对付您。其实他们和秦国之间没有几代的恩情,却有几代的仇恨。韩国和魏国的十几代君臣都死在秦国的刀下,他们的宗庙也早就被秦国的铁蹄所践踏,百姓流离失所,他们充满了对秦国的怨恨,无时无刻不想着去灭亡秦国报仇雪恨。依我看韩魏才是秦国的心腹之患,您不去消灭他们还想依靠他们一起去征伐楚国,这不是明智的做法。

第四个策略是从兵法上分析

秦国出兵攻伐楚国有两条路,一条是向魏国和韩国借道,我恐怕您大军出征之日,就是大王忧虑开始的时候了,您的军队恐怕很难返回了。如果您不从魏国和韩国借道,那么您就必须从随水右边的地方进军,但是哪里既没有粮食也没有财富,有的只是高山大川和穷山恶水,就算您毁灭了楚国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况且秦国出兵和楚国交战绝不是能速战速决的战斗,而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到了那个时候三晋和齐国就会联合起来进攻秦国,结果就会导致齐国和魏国强大起来,他们尽管不能自己称帝,但是组织大王称帝确实富富有余。如果秦楚开战,韩国和魏国必定以齐国为尊,这对秦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第五个策略是提出有利于秦国的主张

黄歇提出秦楚应该和善友好,两国成为一个整体给韩国造成压力,这样韩国就不敢轻举妄动。您再利用黄河环绕的地理优势和山东险要地势的经营就可以让韩国彻底称为秦国的附属国。造成这种局面后,您可以派十万大军驻守郑地,这样就切断了魏国和其它各国的联系,魏国就称为秦国的附属国。

秦楚两国交好,魏国和韩国就只能向齐国谋求土地了,这样您就可以很容易得到齐国右边济州一代的广大地区。一旦形成这个局面以后,秦国的国土就能横贯东西,约束天下诸侯。这样一来赵国和燕国就失去了齐国和楚国的依托,齐国和楚国也失去了赵国和燕国的辅助。用亡国的威胁去震慑赵国和燕国,动摇齐国和楚国的根基,这样不用怎么杀伐就能制服这四个国家了。

秦昭襄王听后深以为是,就撤销了让白起伐楚的命令,不久楚国太子和黄歇就来到了秦国作为人质,以表示楚国和秦国的友好。

智救太子,舍生取义

楚王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楚国的使者已经来到秦国,但是太子还是没有机会回到楚国,对比黄歇十分担心,因为一旦楚王死了的话,太子不在国内,王位就会旁落。为此他找到了秦国执政的魏冉,魏冉与楚国太子关系不错,黄歇希望通过这层关系说动魏冉去向秦王建议,放楚国太子回国继位。

黄歇对魏冉说,您和楚国公子关系很好这是真的吧?魏冉说是的。黄歇又说那现在楚王病危,您就应该劝秦王放其回去继承王位,这样楚国就会听从您的调遣,对于秦国也没有坏处,您说是不是?魏冉立即去拜见秦昭襄王,但是秦王说暂时还是不放,先派人去了解下情况吧。

魏冉把秦王的意思告诉了黄歇,黄歇说十分感谢您能替我们太子说话。魏冉走后,黄歇便进入内室,对楚国太子说,您现在就装扮成楚国使者的仆人,和使者一起逃回楚国,我留下来好让秦王不产生怀疑。楚国太子走后,黄歇要拜见楚国太子的人以太子染病为由,都挡在了门外。

按照时间推算,楚国太子已经回到了楚国,秦王即使派兵也无法追上。这个时候,黄歇主动找到了秦王,报告说楚国太子已经回到了楚国,请秦王处死自己。秦王很生气,但是魏冉救了黄歇的命,他说黄歇这叫舍生取义,您不能处死他,还应该放他回去,这样才能显示我们秦君的风采,同时还有利于秦楚的联盟政策。

人生巅峰,盛极必衰

黄歇回到楚国不久,楚顷襄王去世,太子完立为楚王,这就是考烈王。黄歇被任命为楚国相国,并封为春申君。黄歇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完成了屌丝逆袭上位,成为了人生的赢家。

故事还没有讲完,人的欲望一旦失去控制就会产生祸患,黄歇走上了人生巅峰以后,开始走下坡路。他轻信了一个小人李园,爱错了一个女人李嫣嫣,无视了一位门客朱英,忘记了自己不过是楚国的家臣,让自己一步步走向了灭亡之路。最后身首异处,被李园上位控制了楚国大权,黄歇也是战国四君子中唯一被杀的人。

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黄歇有人生的巅峰,也有人生的低谷,有人性的光辉,也有自私的丑陋,这才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生活,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春申君。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3. 对你们来说人生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呢?

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关于这个话题,在很久以前看过一本书《真智慧之门》,作者是侯秋东,我对作者不太了解,但觉得他在文中对这个问题阐述得非常好,文辞也很优美。不妨摘录一些供大家分享吧。

谈人生最珍贵的东西

我想一般年轻人都会注意到「什么是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这一问题,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便常为此苦苦思索,最后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我想许多年轻人一定也有兴趣追问这个问题,因此我愿意在此与大家一起研讨。

如果,我们拿这个问题向人请教,得到的答案总离不开「品德」、「时间」、「友谊」、「金钱」、「学问」、「诚实」、「信用」、「名誉」、「生命」等等,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很少人提到「权利」、「地位」或「爱情」;或许大部份人尚无法觉查出这三者的重要性;也许因为他们在正式的课本上未曾见过这些说法,所以念头未转到这方面来;或许心有所觉,但羞于启齿。

……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古圣先贤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前人遵守古训,少有人敢提出异议。但时代愈后,人心竞尚浮华,喜立异以鸣高,美其名曰「创见」;于是异说纷起,卒至于人人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到头来受害最烈的便是年轻人。面对着目前思想混乱冲突的现象,青年人往往陷于彷徨迷失之中,不知何去何从;思念及此,能不令人黯然神伤?从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一般青年对这一问题不耐思考,以致于写出来的文章普遍缺乏深度与说服力。如果说当今青年的彷徨迷失乃至于堕落是由于这一问题不得解决并不为过。说的更彻底一点,目前整个人类会走向文化的末路,也未始不是由于对这个问题缺乏认识使然。

尽人皆知,人贵有志,有志则内心有个目标,有个定向,如此自然会将全副精神心力集中在那上面,因而内心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安定。一般来说,立志并不难,难的是立个高远正确的志。一般人懒的思考追问,容易人云亦云,不知不觉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他们未尝无志,但是他们的志不是经由自己判断选择得来,他们是以别人之志为志,所以往往自陷歧途而不自知。有些人立志之前也曾经过思考判断,但是判断思考得不彻底,做出的决定也就难免有偏差。所以,「志」当然是很重要,但是有了「志」并不一定就是个光明正大的人。小人未尝无志,但仍难免为小人;秦始皇之辈,未尝无志,但他们愈是坚定地实现他们的志,对人群危害愈大,所以我们宁愿他们无志。因此,有没有立志不是最关紧要的事,最关紧要的是你立了什么「志」,那个「志」是不是够光明远大,圆满无瑕。

如何立个高明伟大的志呢?这就要看个人的智慧抉择了。缺乏智慧的人是没有能力为自己立定高明远大之志的;他们只能随波逐流,载浮载沈,盲目地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因为他们的智慧不足以知悉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以下让我来一一评判一般人所认为的最珍贵的东西,希望能帮助读者们认识此一问题。

先谈「品德」:品德包含了一切做人的修养,如诚实、信用、仁爱、礼让等等,品德好也就是做人做得好。大家都知道,读书的目的是做人第一,学问第二。一个人学问渊博,如果做人失败,也只是人群之败类,所以品德的重要是难以否认的。但是做人须先懂得做人之道,不懂得做人之道如何去做人呢?要懂得做人之道却又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常听说:「做人难」。可见做人本身即是一种高深的学问,尽管老生常谈的做人口号尽人皆知。但是真正懂得做人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就是世间圣贤难逢的缘故。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当今社会上真正有道德涵养的人不多,原因实在是真懂得做人的人太少。如果懂的人多,自然而然有涵养的人就会多。所以品德之上尚有一样东西更重要,更优先,那就是道理;须先懂了这方面的道理,努力去实践,品德才能产生出来。所以道理是根本,品德是枝末,本末先后不可倒置。国父说:「知难行易。」这就是王阳明先生真知乃能力行的思想。因此所贵者在知,有了知自然有行。所以身为人师者要着重阐明为人之道,而不是一味教学生应该如何如何,而是要把道理说出来,学生懂了道理,自然会去行。

至于说「时间」是人生最珍贵之物真是有欠思考,许多人或于「寸金难买寸光阴」之语,以为时间无疑是天下间最宝贵的了,殊不知时间和金钱一样,是中性的东西,不好也不坏。当你善用了它,你会好好把握,做出许多有意义之事;当你不善用它时,它变成一种累赘。所以有人度日如年,苦于无法打发消磨。举例说,对于一个热心于学术的人来说,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但是一个百无聊赖的人,一个开刀房里的病人,却巴不得时间赶快过去。自杀的人为什么要提早结束生命呢?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时间已失去价值。所以时间的价值乃是因人而异,为心所造,无客观的标准。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道」是比时间生命更可贵的东西。

金钱也一样。有人说:「金钱是万恶之源。」可是他们没想到金钱也同样是万善之源。金钱本身无善恶可言。它可以带来幸福,也可以带来祸害。要说金钱很可贵当然是可以的。俗语云:「有钱可使鬼推磨。」又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钱若非可贵,何以有那么多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求财?但是我们要知道,金钱有一定的来路,不懂得求财之法,贫困的人只好永远贫困。有了财,也要懂得护财、理财,否则到头来还是会失去。世上有许多幸运儿,继承了祖宗不少遗产,可是眨眼之间,亏光、蚀光、被骗光或自已挥霍光,到头来还是穷措大,有什么用?所以显然有一样东西比金钱更为可贵,那就是生财之道与理财之道,懂的这些道,没钱的人慢慢也会变得有钱,有钱的人会变得更有钱。记得战国策上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故事吗?冯谖把许多债券当众烧掉,目的就是要为孟尝君积点德,可见有比金钱更为珍贵的东西。金钱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它不是一种目的,是枝末而非根本。没有金钱固然不能生活,但是穷毕生之力于金钱的追求上,无论如何是不值得的。

有人不重视金钱,却很重视名誉,为了名誉可以拚命,可以打肿脸充胖子,可以牺牲金钱、亲情、友谊。我曾听说有一对夫妻,丈夫在台湾是位工程师,后来双双到美国去,为了无法申请到永久居留权,又因美语能力太差,无法找到理想工作,只得夫妻俩到工厂做零碎夜工度日,很想回台湾,但男方的父亲却为了面子问题,不许他们回来,这就是为了名誉而牺牲亲情的例子。名誉是人人喜爱的,但名与实应该相符;名不符实,一旦让人窥破,便自贬身价,为人所不齿。所以实际的才学道德才是根本,名誉只是枝末。

谈到学问,很少人敢忽视。世上一切事业都要靠学问为基本。学问几乎与工作、待遇、地位产生密切关连。所以一般人总要千方百计使子女受更多的教育,求更多的学间。但是千万学子一同受教肓,成就参差不齐。有人死命读书,夜以继日,却始终不成气候,有人慢条斯理,悠哉游哉,却能名列前茅,其故安在?在于悟性、记性之差别而已。善做学问的人事半功倍,不善做学问的人事倍功半。学问乃是客体,智慧乃是主体;智能不高,最宝贵的知识摆在眼前也是视若无物,不知取得。所以显然学问之上有更高级的东西存在。老子说:「绝学无忧」;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可见老子并不重视学间。老子所重视的是「道」,他宁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此中道理一时说不完,且待读者好好去研究一番。老子不是鄙弃学问,只是认为学问乃是次要之物。正如孟子所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由博返约可以说是一切圣哲的历程,可见真正可贵者不在学间,而是透出学问的简约原理、原则。

至于生命的珍贵,当然不在话下,求生存,乃是人类的本能。为了治病,人可以花光他的积蓄,可以残杀物命以肥已。如果不是为了生存,人就不必辛苦地赚钱,不必为谋生而受气,不必患得患失地积蓄。为了维护这条命,人类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以致于生命变成了痛苦的根源。所以老子很感慨地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样一来,原来可贵的东西,在老子心中反而变为累赘了。有人「舍生取义」,有人「杀身成仁」,西谚更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所以生命的价值是否最高?实在是大成问题。

有人以为,其它都是枝末,只要抓到权位便不愁其余的名、利。更有一些人几乎是权力狂,百种计较,千般钻营,只是为了争权,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志得意满,不可一世。事实上他们只是为了满足一己的私欲与骄慢而已。殊不知权力有权力的取得与运用之法,倘取之无道,用之无方,便败不旋踵,立见消亡。地位与权力往往相关,但非绝对相关。有人有位无权,虽非炙手可热,但其位尊高,又享受一定的福禄,处处受敬重,亦有足可乐者。所以地位也成为一般人争取的目标,但我们平心而想,权力地位都不是可以平白得来之物,若无才德术智以为本钱,纵然侥幸得之,亦难保久远。所以这样看来,权位也不是根本,权位之前还有更重要者在。

最后谈到爱情,有人特别重视爱情,认为若无爱情,生命便为之闇澹无光,所以有人不爱江山爱美人;有人宁冒不孝之名,宁与所爱者比翼双飞;更有大部份的人千方百计以吸引异性青睐,为了异性的爱,人类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殊不知「被爱」只是一种结果,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便会被异性所爱。要获得「爱」,自己先要有足够的本钱,先要有足以令人爱慕之处。此中离不开学识、健康与正当职业。而一旦你具足了以上这些,你不仅不愁没有异性来爱你,而且你不一定会渴望它,因为你已经达到圆满独立,自足自乐,不假外求的境地。许多大哲学家、宗教家之所以能保持独身而高寿,理由在此。

最高的价值 ─ 智慧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前文我末做正面解答,但相信许多读者可能已领会出来。其实这并非什么秘密,但若不痛下思辨的功夫,只能知其皮毛,无法到达「确信」的境地。

人生最宝贵的乃是「智慧」,人生的第一件事是追求「智慧」,这里所说的「智慧」有别于「聪明」与「天才」。所谓「智慧」乃是由那光辉圆满的灵性所流露出来的一种领悟力,有了这领悟力,则万事万物在它之前,了了分明,无所遁形,所以它能领悟一切真理而无所遗漏。所以灵性与领悟力与真理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东西。譬如镜子一样,一面平坦光滑而无尘垢的镜子,我们可比作「灵性」,镜子有「照」的功能,我们可比作「领悟力」,所照见的物象,可比作「真理」。所以一个灵性未经启发的人,我们不认为他有智慧,正如我们不认为遍布灰尘的镜子有「照」的功能。启发一分的灵性,才可以有一分的智慧,才懂得一分的道理;启发十分的灵性,才可有十分的智慧,才懂得十分的道理。所以我们说某某人不懂道理或不讲道理,与说某某人无智慧,或说某某人无灵性,意思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灵性或真理。

然而我们为何要强调智慧而不强调灵性或真理呢?理由是:智慧乃是一种能力与作用,在三者之中,它居于枢纽的地位。有了灵性,若不加以运用、训练,依然不会有智慧,依然不能了悟真理;正如镜面虽无尘垢,若不用以照物,依然不能发挥它的用途,不能显现各种物象。

先摘录到此吧,看来我可以在头条上转发此文供大家参考。

4. 小学生必须知道的中国历史?

1. “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门”不能统一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2. 商鞅变法:商鞅(ya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

3. 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被齐国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4. 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

5. 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便“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连横”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6. 屈原投江,屈原名平,楚国王室贵族,我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沦亡,抱石自投汨(mi)罗 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屈原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7. 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po)负荆请罪。

8. 赵括纸上谈兵: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秦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颇,赵国任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上谈兵,并无实战之能,被秦将白起打败,40万赵兵,除240名年幼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惨案。

9. 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子的柄。

10. 信陵君窃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一面与楚合纵(毛遂),一面委托信陵君向魏王求救,魏王被秦国威胁未允,信陵君窃取兵符,假魏王将令出兵救赵,事成后留在赵国未归。

11. 荆轲刺秦王:秦王嬴政执政后,灭韩、赵,并攻占燕国,燕国太子丹派勇士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见”,刺杀未果,丢了性命,可他英勇机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

12. 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山东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统 治,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临洮(tao)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在他死后不久便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13. 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hai)篡位称帝,即秦二世,在郎中令赵高(有“指鹿为马”典故)的唆使下,变本加厉,继续兴建阿房宫,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兵夫屯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大起义。 14. 西楚霸王项羽:陈胜、吴广被害后,反秦声势以南方会稽郡最大,其首领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侄子项羽,北上进军沿途收编了刘邦、英布、吕臣的反秦,并在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扭转了反秦战局。

15. 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fan)哙(kuai)赴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项伯、樊哙的养护下得以逃脱

5. 有人说成年人的烦恼主要来源于?

有人说,成年人的烦恼主要来源于没钱。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晓晴说爱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这里我想表达两个我自己的想法。第一,非常认同。第二,不完全认同。

先说第一个,你说成年人的烦恼主要缘于没钱,我的感觉,要是说个比例的话,绝对在90%以上。睁开眼就是吃喝拉撒,哪一样不花钱?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有哪一样可以不花钱从超市拿回来?再到衣食住行,什么穿名牌了,什么开豪车了,什么住洋房了……嗯,就此打住吧,不敢再想了。恐怕这一辈子都赚不来那么多的钱。

你以为晚上躺在床上你睡了一夜就不花钱了吗?No,No,No。如果你睡在宾馆的床上,这一夜几百块钱你是少不了的。如果你是睡在自家的床上,这一夜的房贷你是跑不了的。如果你睡在大街上……你以为就不花钱了吗?城管撞见你,十块八块的罚款,你肯定得交吧。

更别说,谈个恋爱需要大把的钱,结个婚需要大把的钱,生个孩子需要大把的钱,报个补习班需要大把的钱,生个病、住个院……

人只要活着,和花钱就是一对儿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是有矛盾,烦恼必定多。这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吧。

现在说第二个,我并不完全赞同。有“国民老公”称号的王思聪肯定是不缺钱吧,但他就没有烦恼吗?就我们知道的,王思聪老是换女朋友这事儿,就能证明王思聪绝对有找不到真爱的烦恼。

现在的有钱人多了,事实上,那些有钱人的烦恼可一点儿都不比我们这些普通人少。

你还记得马云说的那句话吧,“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创建了阿里巴巴。”马云的意思是,他完全可以轻松愉快的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马云还说,“实际上在我的心目中,我最愿意做一个普通的女人,嫁一个老公,生几个孩子,那才是我认为的最幸福快乐的生活。”为此,马云还被网友开了玩笑,“如果你是个女人,能不能嫁得出去还两说呢。”

王思聪有王思聪自己的烦恼,马云也有马云自己的烦恼,成年人的世界里,烦恼并不都来自于金钱。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我是“晓晴说爱”,专心于情感问题,尽全力帮你解决情感问题,是我诚心所至,也是我之乐意。也欢迎你留下你的高见,“情至之语,自能感人”,能够零距离与你沟通,是我的荣幸。

6. 普通百姓有家国的观念吗?

当时国家观念还不够发达,春秋战国时代一般的士人,脑子里很少会有爱国这根弦。战国后期,楚国有一位,是被当作爱国者的典型的,就是屈原。 但是屈原他不是士,他是楚国的大贵族。屈原在楚国,年纪轻轻,就做到左徒。左徒是什么官不很清楚, 但史书上可以找到由左徒直升为令尹的例子,可见地位绝对不低。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能做这么大官?你不至于以为是就因为他诗写得好吧?人确实出身好。后来屈原又做三闾大夫,“三闾之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能主管“王族”的事,可见屈原不光是楚的宗室,而且是比较亲贵的宗室。

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都是大贵族。这四位当中,除了孟尝君人性差点,其余三位,大致也都算是爱国的。但出身平平的士们,一般就不爱了。李斯跟秦始皇说,你不能把我们这些外国人都赶走,你秦国能够强大起来,外国人是有功的, 然后咣咣咣举了好多例证。这么些人都在为秦国效力,那反过来说, 就是他们都为灭掉自己的祖国出了力。

孟子、荀子,这两位儒家的巨擘,都是极其缺乏国家观念的。孟子是邹国人,但他重点游说的对象,却是魏(梁)惠王和齐宣王。魏国、齐国强大了,能有邹国的好吗?荀子一个赵国人,又是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齐国的稷下做祭酒,又是在楚国接受春申君的礼遇。更夸张的是,还打破儒生不到秦国去的老传统,给秦王讲治国的道理。

所以说,普通百姓更是不具备这些国家意识的了。

7. 秦还会统一六国吗?

客观来说,如果荆轲真的成功刺杀了秦始皇,那秦国或许还真就未必能够统一六国。

虽然就算秦始皇被刺杀,秦国依然还是七国之中最强的一个,甚至可以独自面对其他六国的围攻。但秦始皇被刺杀,势必会导致秦国内部大乱,出现权力断档。

如此一来,其他诸侯国就有了更长的喘息时间,未必就一定不能翻盘。

想要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不妨简单来回顾一下,在荆轲刺秦之前的二十多年里,当时的中原地区,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这样或许我们就能明白,荆轲刺秦这件事,对历史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了。

公元前251年,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去世。对于秦国来说,秦昭襄王无疑是秦国崛起历史上,最重要的君主之一。正是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重用白起等顶级名将,先后击败了楚国、魏国以及赵国等多个国家。

如果说,在秦昭襄王之前,秦国只是战国诸强之一。那么在秦昭襄王去世的时候,秦国已经成了战国七雄当中,当之无愧的霸主。尤其是在那场著名的长平之战以后,秦国更是成了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国力远超其他诸侯国。

另外,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还任命李冰修造了都江堰。都江堰建造完成了之后,原本贫瘠的四川地区,一下子就成了所谓的天府之国,秦国的国力瞬间又提升了一大截。

所以后世也有很多史学家认为,如果秦昭襄王能够多撑二十年的话,秦国在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就已经能够统一天下了。

但是,就在秦国刚刚有能力统一天下之前,秦昭襄王便去世了。而随着秦昭襄王的去世,秦国的统一进程,也被暂时搁置了下来。因为接下来的十多年里,秦朝高层出现了一系列的剧烈变动,导致秦国对外扩张的脚步,不得不暂时停滞了下来。

首先,秦昭襄王去世之后,他的太子嬴柱即位,史称‘秦孝文王’。但有意思的是,这位秦孝文王给他爹守孝一年之后,好不容易顺利登基。但就在他刚刚登基三天之后,便离奇去世了。而秦孝文王去世之后,接下来即位的,便是他的儿子嬴子楚,后世史称秦庄襄王。

这位嬴子楚,就是秦始皇的父亲。

对于秦始皇的父亲,这里我们得暂时简单来介绍一下他的故事,要不然我们很难理解,后面秦始皇经历的那些事情。

嬴子楚在他爹嬴柱的众多儿子当中,原本是最不受宠的一个。所以后来秦国和赵国关系恶化之后,为了缓和双方关系,嬴子楚便被派去了赵国做质子。

照理来说,一个做质子的皇族后人,本来是没什么前途才对。但巧合的是,嬴子楚在赵国期间,遇到了一个叫吕不韦的商人。两个人遇见之后,吕不韦决定全力支持嬴子楚,还把自己府内的一个歌女送给了嬴子楚。后来嬴子楚还和这个名叫赵姬的歌女,生下了一个孩子,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接下来,吕不韦先去了秦国,进行了大量的疏通。当时还是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子楚他爹还仅仅只是太子。因为子楚他爹的正妻,一直没有孩子,吕不韦便利用这个机会,让这位正妻支持子楚。在这位正妻的支持下,后来嬴子楚顺利返回了秦国,并且被立为了他爹的继承人。

不过,因为子楚离开赵国的时候,属于是偷跑回国,所以逃跑的时候,并没有来得及带上赵姬和嬴政这对母子。直到后来秦昭襄王去世,子楚他爹开始守孝,子楚也被立为太子之后,嬴政才被送回了秦国。

而嬴政回到秦国之后,仅仅只过了三年之后,他爹秦庄襄王便同样去世了。秦庄襄王去世之后,作为秦庄襄王长子的嬴政,自然名正言顺的即位成了新的秦王。只不过,嬴政登基的时候,仅仅只有十三岁而已,根本无法处理朝政。

所以,即位之初的嬴政,其实更像是一个傀儡,大权都掌握在他母亲赵姬,以及丞相吕不韦手里。

从秦昭襄王去世,一直到秦始皇登基,这期间虽然发生了很多事情,但其实仅仅只过了四年的时间而已。短短四年之内,秦国就先后换了四位秦王,这对于秦朝高层的稳定性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接下来即位的嬴政,又是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难免会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如此一来,这样的秦国想要维持不衰落,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自然也就谈不上继续扩张了。

而接下来的七年当中,秦国高层发生的事情,则更加离奇。

首先,因为秦始皇无法处理朝政,大权都掌握在了王太后赵姬,以及宰相吕不韦手里。吕不韦是支持秦始皇他爹上位的重要推手,所以秦始皇他爹在位的时候,直接就把吕不韦提升成了宰相。

但问题是,赵姬和吕不韦这两个人,当年关系是很复杂的。最开始的时候,赵姬原本就是吕不韦府上的歌女,甚至可以说是小妾。如今两人身居高位,又掌握了大权,旧情复燃也就成了难免的事情。

但更讽刺的是,后来随着嬴政逐渐长大,吕不韦担心两人的事情败露,所以就想切断这种关系。但是吕不韦又害怕,贸然切断会惹恼了赵姬,所以后来吕不韦干脆送了一个名叫嫪毐的假宦官入宫,去侍奉赵姬。

这个嫪毐入宫之后,赵姬果然不再纠缠吕不韦。反倒是嫪毐这个人,在赵姬的提拔下,逐渐掌握大权,甚至还被封了侯。更讽刺的是,后来赵姬还给嫪毐生下了两个孩子。

堂堂王太后,给一个宦官生孩子,这种丑事自然不可能彻底遮掩起来。所以后来,秦始皇也渐渐得知了此事。此时的秦始皇,已经逐渐长大,到了即将正式亲政的时候。

因为担心秦始皇亲政之后,会直接清算自己,所以嫪毐后来决定铤而走险,想要发动政变干掉秦始皇,立自己和赵姬的儿子做秦王。但结果,最终还是秦始皇技高一筹,在政变当中成功反杀了嫪毐。而这场政变,后世便史称蕲年宫之变。

从秦昭襄王去世,一直到蕲年宫之变,这期间总计十三年的时间。在这十三年当中,这期间秦国基本没怎么对外扩张。而且在秦始皇刚刚登基的那一年,韩国为了削弱秦国的国力,还给秦国送来了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利人才。在他的建议下,秦国开凿了郑国渠。

这条郑国渠,建成之后虽然确实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建造这条郑国渠,确实对秦国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为了建造这条郑国渠,秦国已经调动了国内的大量民力。再加上这十三年里,秦国高层一直动荡不安,自然不可能再对外扩张了。

直到蕲年宫之变结束以后,随着秦始皇干掉了嫪毐,并且在一年之后,驱逐了吕不韦,重用李斯、尉缭以及王翦等人,秦国的战争机器,才重新启动了起来。

吕不韦被驱逐,标志着秦始皇彻底掌权。这一年是公元前237年,距离荆轲刺秦,还有十年的时间。

从秦昭襄王去世,一直到秦始皇掌权,这十多年时间里,秦国基本上是没能力对外扩张。就算有几次对外扩张,基本上也都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在这十多年时间里,其他六个强国,到底又在干嘛呢?

简单来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其他几个诸侯国,基本上都在尽量恢复国力。有的国家甚至还出现了短暂中兴的局面。

首先是长平之战当中战败的赵国。长平之战当中,赵国被秦国坑杀了几十万士兵,国内的青壮年几乎减员了一半,国力瞬间就跌落了下去。但是长平之战以后,因为秦国的内部矛盾,错失了直接灭掉赵国的机会,所以赵国得以延续了下来。

而随着秦昭襄王去世,赵国迅速抓住机会,开始尽力恢复。首先,赵国搬出了老将廉颇,全权负责国家军务。廉颇领兵之后,首先挑赵国周围最弱的燕国打,后来甚至还一口气围了燕国的都城,逼迫燕国割让了大量的土地。此战后不久,赵国又向魏国方向进兵,夺取了魏国的繁阳。

与此同时,驻守在赵国北线的李牧,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牢牢守住赵国北线,没有让北方的匈奴南下袭扰赵国半步。十年之后,等到赵国国力有所恢复,李牧也在北方边境集结出大量军队之后,一举出击,全歼匈奴十多万主力。

此战之后,匈奴基本上被暂时打残,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都没敢再次南下。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稍稍恢复一些力量,再次袭扰中原边境。

经过十年的修养之后,赵国已经恢复了不少国力。虽然还比不上长平之战以前的鼎盛时期,但国力也不容小觑了。此后,廉颇因为赵国内斗的问题,不得不出走赵国,此后赵国的军权由庞煖掌控。庞煖虽然没有廉颇和李牧名气那么大,但也是难得的名将。

后来,在庞煖的统领下,赵国曾联合韩、魏、燕、楚四国,集结了五十万大军,趁着秦国高层混乱的机会,进攻秦国。后来秦国反击的时候,赵国还干掉了秦国的大将蒙骜。后来秦朝那位抵御匈奴的大将蒙恬,就是蒙骜的孙子。

总之,在秦国混乱的这十多年里,赵国恢复了不少国力,出现了短暂中兴的局面。但可惜的是,就在秦始皇刚刚掌权后不久,赵国这边就换上了赵迁做赵王。这位赵王迁能力特别差,而且还中了秦国的离间计,最后把赵国好不容易攒出来的机会,彻底浪费了。

接下来是燕国,燕国在这十多年里,基本上处于持续衰落的状态。这倒不是燕国不想壮大,而是因为燕国自身太弱。唯一一个燕国能对付的邻居,就只有赵国一家。但赵国当时又拥有多位名将,燕国根本就打不过。

所以,在这十几年当中,就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每次燕国想要趁机向赵国方向扩张,结果往往是被赵国反推。而赵国被秦国打败之后,却依然会反过来进攻燕国弥补国力。

至于魏国和韩国,情况其实也差不多。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早在秦昭襄王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去朝拜秦国了。所以在这十多年里,韩国基本上没有任何扩张的能力。周围的几个邻居,基本上是一个也打不过,能保住自己不灭亡就不错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才想出帮秦国修造郑国渠这条计策。郑国渠的修造,虽然会导致秦国国力大增,但却可以让秦国暂时无力扩张,为韩国多延续几年国祚。这种利人不利己的策略,已经是韩国能做到的极致了。

而三晋之中原本最强大的魏国,情况也不太好。魏国虽然在战国初期时比较强,但吃了这么多年老本之后,一直再也没出什么厉害的人才。而在这十年当中,魏国因为内斗问题,又罢免了唯一一个有能力的信陵君。

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在秦始皇他爹在位的时候,曾经有过窃符救赵的壮举,最后直接导致五国联合攻秦,也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赵国庞煖统领的那次。可惜对于这样的信陵君,魏国却不能重用,反倒将其罢免。所以魏国在这段时间里,基本上也没什么作为。

而南方的楚国,国内情况同样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在这十多年里,楚王一度重用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为令尹,全力恢复楚国的国力。这期间楚国确实也恢复了不少,逐渐从当年秦昭襄王时代的打击当中,恢复了过来。

但可惜的是,就在秦始皇亲政的同时,楚国发生了政变,导致春申君被自己的门客所杀。而春申君死后,楚国高层又开始混乱了起来。之前好不容易恢复的一点国力,也开始被再次折腾干净了。

至于最东面的齐国,情况则最为特殊。在距离这时四十多年以前,齐国因为一系列操作失误,曾经被六国围攻,最后更是差点被燕国的乐毅打到亡国。后来虽然靠着田单以及将领的努力,逐渐收回了失地,但此战之后,齐国就彻底被打怕了,再也不敢参与到七国争霸的游戏当中。

再加上齐国地处东方,和秦国没有接壤。后来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之后,齐国也懒得再和其他诸侯国交战。所以自从齐国复国之后,齐国和其他诸侯国基本没怎么打过仗。在秦国相对混乱的这十多年时间里,齐国也是如此。

以上这些,基本上就是其他六国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全部的表现了。从这些表现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这十多年里,六国其实也想过恢复国力,而且也有一些成果。但这些成果,相对来说,其实比较有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而随着秦始皇正式掌权,接下来,就是秦始皇扫平六国的历史了。

在收拾了吕不韦一年多以后,恰逢赵国和燕国再次开战,秦始皇便以帮助燕国为借口,主动对赵国开战。在接下来的交战当中,赵国被再次打残,而且夺取了大量的地盘。再加上赵国内部有奸臣从中作梗,导致赵国的李牧等人,都得不到重用。之前赵国好不容易恢复的家底,又再次被逐渐打光了。

这场打压赵国的战争,前后持续了近五年的时间,最终导致赵国再次彻底衰落了下去。而赵国衰落之后,秦国又趁势进逼魏国和韩国,导致魏国和韩国不得不再次割让土地。一年之后,秦国一个叫内史腾的官员,趁势出兵,直接灭了最弱小的韩国。

灭了赵国之后,接下来秦国继续持续进攻赵国,又过了两年之后,赵国全境被彻底平定。而随着赵国被彻底平定,燕国开始和秦国有了大面积的接壤范围,同时也成了秦国的下一个进攻对象。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燕国的太子,派了一个叫荆轲的刺客,前去刺杀秦始皇,想要通过刺杀秦始皇的方式,阻挡燕国被灭的命运。

对于荆轲刺秦这个故事,中国人基本上是耳熟能详,所以我们也就不再多加介绍。简单来说,燕国太子派荆轲去刺杀秦始皇之后,秦始皇没死,继而勃然大怒,然后很快就派兵彻底灭了燕国。

不过,说到这里,我们倒是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荆轲当时成功了的话,结局到底会如何呢?

首先,荆轲刺秦事件发生的这一年,秦始皇33岁。如果秦始皇被刺身亡,那接下来即位的,肯定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扶苏的确切生年,但据后世史学家考证,扶苏应该是出生于蕲年宫之变发生的一两年之内。

也就是说,荆轲刺秦发生的时候,扶苏应该是十岁到十五岁之间。

这样的扶苏,一旦即位,显然又是主少国疑的局面。而此时掌权的李斯、王翦以及尉缭等人,会不会趁此机会掌握大权,或者逐渐开始内斗,实在不好说。

不过,不管秦国高层是否会陷入混乱,只要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接下来秦国就算能够以复仇的名义在,暂时灭掉燕国,肯定短时间内也无力再向外扩张,只能继续等到扶苏成年之后,才能继续扩张。

至于说由扶苏以外的人继承王位,这点基本不可能。在秦始皇所有的儿子当中,扶苏年龄最大,同时也最受秦始皇重视。至于秦始皇的兄弟,唯一一个兄弟成蟜,之前还叛逃去了赵国,自然也不可能争王位。而秦始皇那些叔叔辈的亲戚,以及其他堂兄弟和扶苏竞争王位的可能,自然就更小了。

如此一来,齐国、楚国以及魏国这三国,就再次迎来了一段喘息的时间。随着国家数量再次减少,接下来楚国和魏国会不会彻底联手,共同针对秦国,恐怕就不好说了。

更重要的是,一旦秦国出现问题,那燕国和赵国的旧贵族,会不会趁此机会再次复国,也是很难说的事情。

以上所说的这些,还都只是外部存在的问题。至于说秦国内部存在的问题,其实一样很多。

除了秦国高层可能会陷入内斗之外,更重要的是,此时的秦国,距离当年商鞅变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上百年的时间,国内的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开始逐渐出现。按照古代封建王朝周期律判断,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在经过百年的发展,逐渐达到鼎盛之后,接下来都会因为土地兼并问题,而逐渐走向衰落,随之出现各种问题。

而当时的秦国,之所以能够掩盖这个问题,主要是对外战争转移了内部的矛盾。因为秦国一直在扩张,一直有新的土地被占领,可以被当做奖品分给大家,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凸显。但是如果秦始皇被刺杀,秦国的扩张脚步再次受阻,甚至地盘有所减小,土地兼并的问题,就会迅速暴露出来。

总之,如果秦始皇真的被荆轲成功刺杀的话,接下来秦国一定会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这点基本上是毋庸置疑的。而一旦秦国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接下来秦朝高层会不会内斗,会不会被其他诸侯国趁机反攻,楚国会不会趁机崛起,这些恐怕就不好说了。

所以,毫无疑问,一旦秦始皇真的被成功刺杀,秦朝统一天下的脚步,一定会被阻挡。至于说秦国最后还能不能统一天下,这个恐怕就不好说了。既要看秦朝高层会不会就此开始内乱,也要看楚国和齐国,会不会趁机崛起,最后击败秦国了。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6)
浙江旅游网(手机上哪三个软件对你作用最大
上一篇 2023年11月13日
高中生自我鉴定(高中数学在整个数学领域)
下一篇 2023年11月13日

相关推荐

  • 古道西风瘦马(扩写枯藤老树昏鸦)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

    2023年11月12日
  • 美国南北战争(为什么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要火烧亚特兰城)

    谢谢邀请!按西方民主理论应该就是北军更民主吧,只有把不同意见的都杀死,才更有利于一家人制定规矩,当初杀印第安人不也是一样么?和平共处多麻烦,我有枪炮我说了算,现在还不是一样,到处推行民主,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西方民主的本质就...

    2023年11月14日
  •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有些什么专业)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交通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至今已为社会培养出1800余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连续9年就业率超过99%,获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多就职于国企及行业知名企业,成为信息、通讯与交通运输行业工程师的培养基地。...

    2023年11月19日
  • 湖州中考分数线(浙江省大学的排名)

    浙江位于长三角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经济发展迅速,高校数量众多,但只有一所211工程高校,却是一所巨无霸高校,那就是浙江大学,一起来看看2022年软科浙江高校排行榜!2022年软科浙江高校排名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求是书院,191...

    2023年11月23日
  • 川农大(四川农业大学靠近哪个高铁站)

    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在四川省雅安市!距离老校区最近的高铁站是雅安站。雅安高铁站有多路配套的公交线路开往城区和客运中心R城区周边的好多乡镇。方便雅安市民乘坐高铁出行。...

    2023年11月29日
  • 荷花诗句大全(莲花开头的诗句)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2023年11月29日
  • 数控机床培训中心(华中数控g71内孔编程格式详解)

    1.华中数控G71内孔编程格式很详细。2.G71是一种常用的数控编程格式,它主要用于加工内孔。G71编程格式要求编程者输入加工的直径、长度、终点、起点等信息,以确定加工工具的运动轨迹和加工的深度等参数。该编程格式需要编程者非常准确地掌握机床的...

    2023年12月01日
  • 农谚有哪些(引用农谚说明有什么好处)

    使语言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用农谚让人很容易就能明白所要表明的意思,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而且农谚读起来朗朗上口!...

    2023年12月03日
  • 智利首都是哪(智利圣地亚哥海拔)

    圣地亚哥的市区在历史上是以圣卢西亚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圣卢西亚山高230米,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满山都是茎干肥硕、形态各异的仙人掌,色彩艳丽的花草点缀其间。山腰有一处“石泉”,泉水缓缓从造型优美的石雕顽童怀抱的罐子中流淌出来,在郁郁葱葱的林木...

    2023年12月04日
  •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八下课文注释和课本一样)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

    2023年12月10日
返回顶部